考研专访(五)|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我们有幸采访到成功上岸新闻传播专业的三位学姐,在采访中直面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得到了我们关心的很多问题的答案,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她们的考研经验。

黄倩钰
~ 2019级新闻3班 ~

基本情况
本科专业:新闻学
录取学校:成都理工大学
录取方向:新闻传播学
你本专业是新闻学,考研专业是新闻传播学,这两个专业的关联度很大,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考研有帮助吗?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为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让我在考研时能够快速地理解一些课本上的新知识;其次,本科阶段的学习为我呈现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新闻世界,培养了我的新闻思维,相对于一些跨考的同学来说,我可能对专业了解得更全面。
考研的信息从哪些平台和渠道获得,又怎么打破信息差呢?
各招生学校的官网、研招网或小红书、微博、微信的公众号等平台上都可以获取考研信息。收集信息确实比较复杂,在很多平台,如一些公众号上会有学长学姐整理好的院校的信息,搜集时要懂得辨别。
关于考研信息差,首先,需要特别注意报考学校的招生人数、书目的变动等。其次,新闻传播学是一个紧跟时事、热点的专业,可以趁备考的间隙看看微博热搜里的新闻,搜集一些作为案例。公众号上的部分招生机构也会发布一些热点和考试动向。其实不用过于焦虑信息差这个问题,还是得以学知识为主。
谈谈你是怎么安排整个备考过程的
2021年12月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对比了多个学校后,最终才敲定报考成都理工大学。2022年3月份,开始熟悉专业课书目,背英语单词。暑假开始背专业课,刷英语真题,做阅读。10月份进入复盘阶段,疯狂背书,刷真题,练政治。大家一般在7,8月份开始准备政治,我这个时候开始已经有点晚了,所以到后期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提醒大家可以早一点着手复习政治。11月份之后又陆续进行了三次模考。建议大家一定要参加模考,可以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
新传的国家线越涨越高,加上去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最后放弃了考研,是什么促使你坚持到了最后呢?
在选择考研,选择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接受这个分数线,接受它很卷这个现状的心理准备,这也是我选择考研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我想去更好的学校和更远的地方看看,也渴望学习到更深的知识。选择考研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迫于形势吧,现在就业环境比较严峻,学历是块重要的敲门砖,而我的职业规划是以研究生学历为起点的,这就促使我在后期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进入复试后的备考情况如何呢?
因为复试需要面试,我来图书馆的次数就比较少了。当时只在图书馆进行了一些基础知识的快速回忆,到后期就在宿舍对着镜子练习说话、答题。我还报了一个复试班,每天早上大概九点,和另外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抽题回答,然后相互点评,再复盘。
在图书馆备考对你有帮助吗?
我的同学会在教室或兰桂学习,但我的专注力不太好,需要一个很安静的环境。图书馆能提供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舒适的学习环境,抬头的时候看见大家都在努力,会让我产生一种愧疚感,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种学习的氛围之中,这对我帮助还挺大的。
有没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学弟学妹们不要太过焦虑,也不要和别人比较进度,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根据我的备考情况,我觉得休息是很重要的。当你感觉非常疲惫的时候就去休息,不要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学就产生愧疚感,继续坚持可能也学不进去。
考研笔记和复习资料

杨伟
~ 2019级葡萄牙语1班 ~

基本情况
本科专业:葡萄牙语
录取学校:成都体育学院
录取方向:传播学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选专业的话,我当时其实看了蛮多的帖子,权衡了一下发现还是新传最吸引我。因为考研毕竟是一个挺枯燥和持久的事,所以对学科的兴趣还是很重要的,至少是可以支持你坚持下去的一个理由。我对比了很多学校,发现上外的分数和评价都很好,就抱着搏一把的心理选择冲一下。但众所周知新传是一个非常卷的专业,要求自然也非常高,需要四边形战士,这就意味着任何一门都不能差。我因为政治没考好(政治2023年基本都考得不好,加上上海地区压分挺严重的,差点没有过线),导致成绩不太理想,即使我的专业课已经达到了245也没有进入面试,所以选择新传就要做好四边形战士的准备。
考研资讯是从哪些平台和渠道获得?如何打破考研信息差?
其实现在可以选择的平台蛮多的,像小红书、微博、微信都能找到很多你想要的信息。例如新传的话,可以去微博搜“抓马扣叔”,这是新传人人都知道的宝厂,有很多免费资料(其实宝厂的课也不贵,而且性价比很高,简直是把知识喂到你嘴边)。很多考研博主也会在微博或者小红书发布很多的资料或者考研信息,大家注意分辨,有选择的接受就行。
调剂干货分享
调剂系统的开放时间:
研招网官方会说明什么时候开放。
开放前做的工作:
1.查询今年接受调剂本专业的学校,根据往年调剂分数选择学校(ps.调剂分数查询两个途径:学校官网和调剂小程序)。有时候,学校会留有调剂咨询电话(我实际操作的经验, 70%的概率是打不通的,就算打通也都说关注官网)。
2.多加群!可以获得第一手信息!但要注意甄别!有些人搞心态!
3.提前联系调剂学校的导师。这样的做法赢面大一些,但是除了分数比较高的同学外,导师一般不会回复或者只会让你好好准备复试。
开放调剂持续时间:
开放调剂应不低于12小时,大多数学校只开放12小时,很多学校还选择凌晨开始开放。如果提前准备好了学校,也不用熬夜,早上八点起来选上就可以了。
一定注意大部分一本学校只在开放当天开放12小时,所以调剂系统开放当天的前12小时非常珍贵!
调剂学校的选择:
根据我个人经验来说,西安和东北的学校相对好调剂。山东、江苏、北京、上海这些的地方,调剂挤爆,不过分高就无所谓了。
三个平行志愿:
三个志愿无所谓先后,没必要按照先后排序。
锁志愿的时间:
最多36小时,最低12小时。在申请成功前,系统会提示该学校锁志愿的时间,一旦上锁,这个志愿在此期间就不能改动。有些学校可以打电话联系提前解锁,但有些学校电话根本打不通。
选志愿一定要慎重,仔细考虑它的锁志愿时长,能否打通电话,能否提前解锁等问题,避免错失机会。
四个阶段:
开放调剂系统的同时会有备注,比如你四、六级成绩或者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 (需要提前调查好调剂学校偏好什么样的学生,比如上海的学校普遍偏向英语成绩好的学生)。
第一阶段:申请提交到学校。
就是我们申请调剂的信息发送到学校。
第二阶段:申请己被学校查看。
有很多学校已经查看了你的信息,但是并不更新系统,所以还会显示在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学校发出复试通知。
经过审查你的分数和专业符合这个学校的要求,就会通过研招网发送复试通知,一般情况,都会打电话再通知一次,面试时时间、方式等等。
第四阶段:接受拟录取通知。
学校要录取你啦!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点击接受或拒绝拟录取通知。
分享一下你从初试到复试结束整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吧
其实与初试相比较,复试更让人焦虑。比起初试两周崩溃一次,复试更是一周崩溃四五次,临门一脚最磨人。初试的时候,大家放心大胆地学习,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尽可能做到各方面都处于较好的水平,毕竟考研越来越卷,分数越高越好。复试考验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临场发挥,这就要求你初试的时候就把知识学扎实,才不会在面试时手忙脚乱。最后,复试的主观性太强了,我还是推荐大家在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多多做功课,最好联系直系学长学姐了解导师的风格和学校的要求,毕竟有些学校会歧视本科毕业学校或者不要跨考生。前期多做功课,多准备一点,复试就会轻松一点。
考研最看重心态,稳定的心态和情绪最重要。做真题的时候,你看会发现去年和今年的分数相差怎么这么大,或者觉得自己一直没有进步,这时候不要慌,最重要的仍然是心态,因为现在才六月你还有半年的时间去提升自己。最后一两个月才是最关键的,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很重要,不要妄自菲薄。
大学取得的成绩对考研有帮助吗?
我其实是从专升本上来的,在专升本学习期间,发现自己对学习或者说是对知识是有渴望的,所以选择考研来继续深耕知识。
我在大学期间没有获得过任何奖项,在考研后你会发现这些其实帮助不大,最重要的是考研的成绩。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四、六级其实蛮重要的,一些学校在调剂的时候是非常看重你的英语水平的,所以四、六级取得较高的分数其实是蛮有优势的。
在图书馆学习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在学校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与其他地方相比,图书馆有非常浓厚的学习气氛。在图书馆学习你从来不是一个人,无论准备什么考试,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在埋头学习,那种努力的感觉很鼓励人,也让人觉得周围每一个人都很亲切。我推荐大家尽量都去图书馆学习,首先是氛围很好,其次你会感觉到有人与你一起努力进步。
从专升本开始我就在图书馆备考,它见证了我一路走来的路,所以我对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图书馆度过的每一刻都融入到了我的日常生活,要说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可能是今天三楼热水器又坏了跟朋友抱怨的须臾片刻,也可能是今天在图书馆午觉醒来发现竟然有只鸟停在窗边的忽而刹那,还有可能是学了一整天收拾东西回寝室时看着图书馆熄灯的那种安心的瞬间。大学绝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对图书馆的印象更多的是融入生活的那些细节或者某个霎那,看似很平凡,但是回过头来看,都是很治愈的瞬间。

十二月份大家都回去备考了,图书馆人少了很多↑ |
大三早上第一节没有课在寝室背书↓
 |

图书馆外面的小猫,每天晚上回寝室都会看见他躺在那里,很治愈↑ |
午饭时间空荡荡的阅览室↓
 |

要闭馆了发现很亮的月亮

杨悦菲
~ 2019级会展经济与管理1班 ~

基本情况
本科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录取学校:西安工业大学
录取方向:新闻与传播
在考研、考公和就业等选项中为什么选择了考研?
首先是因为一直喜欢新闻与传播这个专业,未来的工作方向也是想往传媒业发展。其次,想去往一个更优秀的环境,更好的平台继续学习,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在新闻传播方向深入研究。
你选择跨考新闻传播专业的契机是什么?是如何选择报考院校的呢?
每个跨考新传的学生最初都有自己的新闻理想,我选择跨考是对自己的未来方向做了完整规划后的决定,因为我未来想从事传媒业工作。
又因为未来想留在家乡发展,选学校的时候我先是确定了地区,然后确定自己报考院校的类型,最后看了各个院校的真题,询问学长学姐等方式作出了选择。首先确定院校后,我就找到学长学姐咨询了院校的出题模式、真题风格、是否存在歧视等。其次,考研初期我看了很多跨考经验贴,有一点用,但不建议多看。此外,我在考研初期就根据学校风格制定了自己的一年计划,这对我很有用,不会在学习时迷失方向。
备考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我平时比较宅,喜欢上网冲浪,喜欢听歌。在备考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做什么就认真做,一心不二用。也会给平时的事情划分等级,然后依照重要程度按部就班的完成。备考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应该是,还有半个月就要考试,我的心态崩溃了,根本学不进去,也因为跨考压力太大,导致心态崩溃。实在学不进去,我就放松下来,每天只学一点点,不强迫自己,每天鼓励自己一定要走上考场,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吧!其实后期大家心态都不太稳定,但是前期的积累是在的!
请问在学校的一些经历以及获奖荣誉对考研是否有帮助?
帮助肯定是有的,我觉得这些尤其对考研复试挺重要的,也是自身的底气所在。
作为图书馆入馆达人,在你考研过程中图书馆充当什么角色呢?
在过去的这一年,除了寝室,图书馆是我待得最久的地方,陪伴我300多个日日夜夜,在我备考这一年,每天去图书馆已经成了我最安心的事情,希望图书馆未来发展越来越好,承载更多人的梦想一起前进吧!
还有什么经验想和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吗?有没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话?
我觉得备考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态要稳,不要被身边的人影响,也不要随波逐流,跟随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来就行!
最后我想告诉学弟学妹,那些你努力学习的瞬间,你熬过的夜,终会化成点点星光,照亮未来的路。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胜意。
 |
考研点滴记录
+ + + + +
|
 |

策划 / 图书馆学生协作组
何媛媛 张佳欣 徐婕 李桐
郭歌 刘贻锐 杨林 杨思宇 刘欣怡
徐玉巧 胡嘉嘉 陈佳佳 李若诗 张丹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