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访(一)| 心之所向,逐梦前行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生如旅途,一苇以航
考研这条路孤独且漫长
炎夏到寒冬,晨曦到日暮
吹过杨树林间清晨的冷风
也见过南湖荷塘静谧的夜色
图书馆将推出“考研专访”系列故事,从上岸的学长学姐的分享中,寻找通往成功彼岸的秘籍吧。
本期,将为您带来上岸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两位同学的故事。

周诗淇
2019级俄语2班

基本情况
本科专业:俄语+英语(双学位)
录取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录取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多语种+汉教)
初复试成绩和排名:
初试372 (思想政治理论66、 俄语77 、汉语基础118、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11)
复试86
初试第一,复试第三
在校期间任职情况:图书馆第一届学生馆员
证书情况: 俄语专四、英语四级、普通话证书、计算机二级
获奖情况: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
兴趣爱好:散步、看书、摄影
性格:INFJ型人格,用猪猪侠歌词里的一句话形容自己“聪明勇敢有力气,我真的羡慕我自己”。
择校和跨考
为什么圈定广外作为报考院校?
第一,离家近。我是福建人,所以我就是挺想找一个离家近的地方。
第二,地理位置好。广州属于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和环境更好。
第三,竞争力小。广外22年新开设了小语种方向。
第四,参考书目相对较少。整体的复习内容更少,那上岸的可能性更大。
第五,不歧视生源。广外是出了名的不歧视跨考生和你的本科学校。
为什么选择跨考,在跨考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挫折吗?如何应对的呢?
因为我希望自己多方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做一名俄语翻译,在小语种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解中华文化非常重要,所以我就选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既不会让我放下俄语,还可以利用起来进行汉语这方面的教学。
在跨考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就是看不懂书吧,作为跨考生,刚开始入门是非常难的。但是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刚开始学的时候都是非常难,或者说刚开始觉得很简单,学着学着发现它好难,这个时候很容易放弃,但是你得坚持下去,学下去。学下去你就懂了,你就可以理解了。
如何备考
备考策略分享
首先是确定广外的出题模式适不适合我。我是通过网上的学姐搜集了一些广外的真题和资料先了解了一下。其次,初试没有太多灵活应用的内容,就是平常自己去练,去背就好了。复试的时候,考察的花样就比较多。但是广外的老师都是比较友好的,他可能会给你一些引导,所以我觉得,也不算非常难。同时,我在整个备考过程当中使用了非常多的学习软件,提高了一定效率。

备考规划
首先是打好基础,把每一本书都先过一遍,做一做练习。
其次是进行专题训练。比如现汉这个部分,它会有单句分析和复句分析,去看相应的课程,多做一些练习。
再次是刷真题,我刷了两遍真题,多去做一做,然后背一背相关的知识点。
最后冲刺阶段的话,就是每天都在反复的背文化。另外,我还报了冲刺班,有两套模拟卷。通过模拟卷找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这个阶段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作息生活方面:
开始的时候,每天去图书馆学习专业课,中午去食堂吃完饭就回图书馆接着看看书或趴着休息一下。
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待在家里的,在家里的一个作息就比较懒散了。早上八点开始学习,下午和晚上都是背书时间。因为那个阶段刚好开始学政治,专业课就进入背诵阶段了。我本科是俄语专业,所以外语考的是俄语202,基础还不错,就偶尔做一做题目,这方面没花太多时间。
一直到12月初我才回到学校来。回学校之后,每天雷打不动的在八点半之前到图书馆,然后找固定的位置学习。晚上九点多回宿舍整理好内务后,我会躺在床上刷一刷背书的软件。同时,我对睡眠还是挺看重的。我觉得不管你是什么考试嘛,你的睡眠一定要保证好,这样你才有充足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每个人都不一样,可以进行一个非常有弹性、适时适度地调整。
报辅导班的建议
因为我是跨考,自己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报了相关的辅导班,希望通过报班来引导我进行学习。不过我觉得要根据个人需求去报班,因为我报的班还是有一些浪费的,我没有把全部都看完,只是看了一些我需要的地方。我认为跨考生的话,可以去找一个学姐一对一辅导。
关于复试
如何准备复试?遇到过哪些困难?有什么建议分享?
我复试的时候是通过和研友视频的方式去练习的。同时,也要进行专业课知识的整体复习。因为复试考的专业课知识其实是比较深的。如果说你的初试很不占优势的话,你的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问的问题会比较灵活,而且他是面对面的跟你讲话,你可能会觉得很慌张,就回答不出来。广外的复试有中文面试和英语复试,那这个英语的话,每天读一读文章,练一练口语就没什么问题了。
复试遇到的困难就是我阳了。我将近有一个星期没有看书,然后复试名单出来到考试,给你真正准备复试的时间估计就两个星期吧,所以那个时候还是挺煎熬的。因为生病了,没有精力去看书,心态上可能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还好有研友、朋友在,互相鼓励,慢慢就克服了。
考研感想
考研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我其实是非常不坚定的。我觉得我好像不太适合学习吧,我还是更倾向于去工作的,但是我认为考研也算是一种经历,我想知道考研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所以,刚开始虽然抗拒,但是学到后面吧,心也就沉下来了。尤其是到12月份临近考试那段时间,整个心都是非常平静的,就是觉得我该去学习,把这些学会,我就能考一个好的成绩。
刚开始可能就很想上岸嘛。你就会想这么多人一起竞争,我考不上,我以后该怎么办?一开始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很担心。其实到最后大家都很放松了,会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嘛,就当是一个经历,会从注重结果变为享受过程。
到后期准备复试的时候,你会认识非常多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非常渺小,能走到复试已经非常幸运,你会把初试所有的努力归结为幸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复试的时候,面对周围太多优秀的人,在感叹的同时,更想深入去学习这个专业。
复试成绩出来之后,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会感谢从一开始准备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看到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时,那种复杂的感情溢于言表,总体还是感谢和开心的。
你能上岸的原因是?
选择大于努力。首先就是选择了广外的02方向进行备考;其次就是我坚持下来了。在整个考研过程当中,就算也有挫败的时候,我都没想过放弃。最后就是我很幸运,心态也很平和,才能在考试的时候超常发挥,取得一个好成绩。
与图书馆的故事
聊聊你在图书馆学习时的特别经历和收获
我是图书馆上一届的学生馆员,认识了很多图书馆的老师。每天见到他们打打招呼,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和其他馆员也比较熟,他们都很喜欢待在图书馆里,每天能见到他们,跟他们聊聊天,感觉挺舒服的,很放松。
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人一起前行吧。一开始我在三楼的考研自修室自习,每天看着周围的人定点按时坐到位置上,感觉好神奇。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是都在朝同一个目标努力,有一种互相激励的感觉吧。后来我在二楼小语种书库学习,阳光会照进来,洒在桌子上,周围是陌生又熟悉的人,那种莫名的默契会让我觉得很安心。图书馆的氛围让我觉得很适合学习。
大学四年最让你记忆犹新的片段是什么?
记忆犹新的事情还是发生在备考这年。
一个是做人方面的,在和图书馆老师以及知识渊博的人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世界比你优秀的人大有存在。这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学会了更尊重他人。
另一个是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我在草稿本上写下了特别丧的话,没想到过几天发现居然有无名氏同学在上面给我留言加油打气,如今回想起来还是很温暖。
对图书馆的寄语
人间静谧之处有最澎湃的理想。
关于未来和寄语
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考上研究生之后会有几个月的空档期,相当于GAP TIME。
我先是报复性旅游了,把去年没玩的玩回来。之后就找了个工作,感觉还是得做点什么。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现在也在辅导考研学生的专业课,一边辅导他,一边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为入学做准备。
再说远一点的计划应该是出国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看看外面的世界。
你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借用之前看到的一句话,“把疲乏往期装进朴质的长街,把仰头月色化为潇洒的释然,把起舞的今日写成诗篇,多年后,也不遗憾”。
回想过去一年,分享你的感受和想对自己说的话
一切的结果好像都比当初想的还要好一点点。
对自己说的话,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吧。

张小雨
2019级西班牙语3班

基本情况
本科专业:西班牙语
录取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录取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初复试成绩:初试:391 复试:428.7
证书情况:⼤学英语四级、普通话⼆级甲等、⻄班⽛语专业四级、计算机⼀级证书
获奖情况:西欧语言学院笔译⼤赛三等奖
关于择校
我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最主要原因有:首先我想用西语作为外语来跨考,这个条件就帮我缩小了院校的范围,只有专业外语院校能选择。其次,根据地理原因,我觉得上海回家比较近。第三,上外整体是比较公平的,没有歧视本科院校和压分现象,一些学长学姐对学校的评价也比较好。第四,考题不会很偏比较注重基础,题型分布比较合理。最后,与上外合作的孔院比较多,出国交流的机会也多。
关于考研
请问是什么时候确定考研专业的?
大二的时候,我已经萌生考研的想法。由于当时对新闻学更感兴趣,为此我去学了新闻学的双学位。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可能不太适合读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大三的时候,我就考虑要不要考西班牙语口译方向的研究生,但西语专业的研究生比较难考,名额也较少,我又开始考虑其他专业。从网上了解到西语可以跨考汉语国际教育,在慢慢了解的过程中,我对这个专业越来越感兴趣,终于在大三下确定跨考汉硕。

在图书馆备考的座位
如何获取考研的信息?
我的真题是从淘宝买的,淘宝一般会有纸质版的真题出售。后来不定期地从小红书、上外考研的微博超话、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去找一些经验贴。
推荐公众号(汉硕)
星星ing的汉语课
丸子汉硕考研
勤思汉硕考研
绵绵汉硕路
阿琪汉硕考研
汉语堂
语言服务
语言文字周报
推荐公众号(政治)
考研政治徐涛
腿姐考研政治课堂
肖秀荣教授
肥肥笔记屋
如何规划学习?
暑假期间,我差不多都是8点起床,先学外语,然后再背诵现代汉语,晚上安排要略背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背诵计划,建议不要把背诵集中安排在一个时间段,否则,可能会超过自身的大脑承受力。
10月回到学校,每天8点图书馆开馆前,我已经过完一遍政治,之后就是背专业二的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现汉。下午背要略,有时候可能到晚上还会再背一些跨文化交际之类的内容,总之,后期的背诵时间是很长的,一天差不多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背书。
跨考汉硕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时间比较紧吧。首先,作为一名跨专业的考研人,用不足一年的时间去学别人学了几年的内容,可想而知,要花费很多时间。其次,当时还有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写毕业论文,再加上我用西班牙语来考研,所以时间安排上来说是比较紧的。
应试技巧和学习心得分享(西语跨考汉教)
首先,我觉得模拟考试非常重要。通过模考可以检测做题速度。备考后期我进行了四、五次模考,每一次考完都要总结,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速度可以再加快一点。我当时比较焦虑,有几次模拟考在规定时间都没有完成全部试题,我就去网上寻找解决办法,才发现其实大家好像都是这样的。因为汉硕考试要写的字比较多,所以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时间。最后在考场上时间完全够用,还有得剩。
其次,真题也非常重要。因为上外原题复现率很高,所以必须吃透做透最近几年的真题。
最后,考汉硕的话就是要多背。前期主要是把现代汉语、中国文化要略先学一遍,打下基础。到暑假开始第一轮的背诵,后期可能就要反复背诵两三遍,最后冲刺阶段差不多要背个四、五遍的样子,要背得滚瓜烂熟,要背到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原书什么位置,差不多能回忆得出来。
备考笔记
考研心路
备考的心路历程
其实我的心态一直比较好,我坚信自己可以考上研究生。
在考研前期,因为是刚刚接触汉教专业,每天学完西语之后,用另一种放松的方法去学习一下别的内容,我觉得还挺开心的,当时感觉就好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本命专业。到了暑假,因为大量的背诵任务,所以有过一段时间的焦虑。9月份又因为报考院校突然缩招人数,也小小的焦虑了一下,但是很快就调整过来了。直到后期整个人的状态都比较好,每天在想学哪些内容,完全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问题。
学不进去的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因为在备考后期,到晚上七、八点可能因为已经学习了一天,完全背不进去书,我会选择坐在那里发一会呆儿,让自己的大脑休息片刻或者听音乐放松一下,尝试着看能不能再进入学习状态,如果不行,我就回宿舍早点休息,调整一下第二天继续。
可以介绍其他的一些考研好物或者APP之类的?
我备考一直用的计时软件叫做番茄ToDo。通过它差不多就知道学习一项内容每次会花多少时间,就能更有效地安排之后每天的学习内容。
对于备考汉硕,像“涵芬”、“现代汉语词典”这些手机字典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很多公众号,我觉得也是很有用的,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对学弟学妹们说
我觉得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其次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此外,有时候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因为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有的学校可能会有歧视本科院校或者压分现象,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没有考上,是比较可惜的。当然,努力也很重要。
希望准备考研或正在备考的所有学弟学妹们能一战上岸。加油!
策划 / 图书馆学生协作组
供稿 / 供图
袁紫萍 马蒙萌 周玉姣 何子煌
李小莉 郭久岚 吴敏 甘玉婷 胡景丽
|